假日想出去走走,又不想往人多的地方,台南還有哪裡可以去探秘呢?!突然想到朋友曾騎車走訪台灣四極點,分別為極北-富貴角燈塔、極東-三貂角燈塔、極南-鵝鑾鼻燈塔以及極西的國聖燈塔,東南雙塔以前曾去過,西北雙塔還沒去過,正好極西的燈塔竟在離我們很近的台南七股,二話不說就決定趁下午短短的時間來去探秘一下。
濱海台17線轉進南38線,風雲開始變色,天上雲層飛快地飄移,二旁甘蔗園被風吹的簌簌作響,感覺這個時間點來這裡似乎有點不太適合,沿途經過七股區一大片的魚塭,魚塭內的水花就像成千的小白兔奔跑,偶爾還會打上岸。再轉入魚塭引水道的小路,大約僅能容一部車通行,有機會來時記得要互相禮讓,否則到時黑羊白羊要過橋,進退維谷。

這個地方非屬觀光客景點,加上地處偏遠不易抵達,故沒有停車空間,只能路邊停靠。下車時便能聽到海風吹的聲音,走了大約50公尺,眼前開闊,成堆沙丘綿延,國聖燈塔佇立在遠方....,海風強勁感覺腳下舉步維艱,細沙開始滾過全身,還可以聽的到打在衣服的聲音。遠方沙丘上的遊人個個也是被風吹得披頭散髮,髮絲亂飄,畫面有種身處於大漠之中的錯覺。還有戀人可以故作浪漫的坐在這片飛沙走石的沙漠上...愛情魔力真奇妙。


國聖港燈塔為台灣本島最西端的一座燈塔,它沒建在海邊高點、它沒印象的浪漫白,與一般常見的燈塔不同,國聖燈塔以鐵塔的方式建築在出海口平面的頂頭額沙洲上,高度約32.7公尺,黑白相間。長年累月的海風吹拂下已嚴重泛黃鏽蝕,但引領漁夫回家的指引功能還是有的。

走在沙丘上,牛奶粉般的質地與觸感讓人感覺很舒服,來到這裡你會驚訝台南古都居然有這麼遼闊的沙洲,一望無際,真的有撒哈拉沙漠的美感。而遠方沙洲的盡頭是大海,這裡是七股內海南端的屏障,由台灣西部曾文溪所沖積出來,讓人好驚豔。

這裡受季風與地形所影響形成的沙丘景觀,沙丘弧形稜線柔和又富有彈性的立體曲線,不用出國就能感受沙漠般的魅力。


冬天來到國聖燈塔旁的頂頭額沙洲才能充分感受什麼叫做「疾風知勁草,路遙知馬力」,風之大,沙子之多...。


趕快戴上口罩,但還是覺得滿口吃沙子的感覺,疾風之下吃沙子,狂風暴"沙",真的很像「沙塵暴」。


塵土飛揚,每走一步就會陷進沙內,看著遠方這些遊人舉步維艱的模樣,我沒有勇氣再往燈塔方向走去了。



一望無際的荒漠及層層變幻的沙洲風貌,是一處很適合拍照特殊場景的地方,如果角度選得夠好的話,再加上自己的創意,肯定能營造出一望無際沙漠感的美照。


這次拍照片真的有點難拍,整部相機都是沙,Ms.Chiang和Tina被風飛沙吹得花容失色,雖然幾張照片感覺的氛圍還有點浪漫,但是當下可是狼狽極了。

今天的天氣驟變,雖然看不到美麗的夕陽,但終於體會到風吹的細沙打在臉上真的是會痛哦! 還有冬天來這裡沒事請不要迎風張開嘴,不然比吃蛤蠣吃到沙還慘。

約莫停留了半小時,實在耐不住這些風飛沙的襲擊及氣溫越來越冷,還是趁著天還有亮光時趕快離開,下一次一定要選在舒服又美麗的夕陽時光再訪。
這裡適合喜歡自然風光的人來探訪,來台南如果不喜歡人擠人的話,不妨安排過來這裡拍拍照吧!建議最好選擇黃昏時刻來,金黃的夕陽落日映照在細緻的沙土上,不僅紋理更立體,而且也更能拍出大漠般蒼茫黃土的感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