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_0049.jpg
迷糊步道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的樂野村,因連接米洋溪和湖底溪,鄒族村民取「米」、「湖」二字之諧音,創造出這個有趣的「迷糊」二字,既好記又饒富趣味。這處迷糊步道有二個入口:北側入口在台18線66.5K處,設有涼亭、停車場及廁所;西側入口在阿里山鄉公所旁,經樂米吊橋可銜接步道;南側出口在169縣道(約24.5K)的米洋吊橋旁是步道的終點。

DSC_0005.jpg

DSC_0007.jpg
此行跟著google map的引導,車停駐在西側入口的阿里山鄉公所旁停車場,這裡有一處小型停車空間,也有完善的衛生設備,環境非常的乾靜,出發前一定要上廁所,因為沿途沒有任何的化妝室可使用哦!!

DSC_0009.jpg
DSC_0012.jpg

DSC_0020.jpg
阿里山鄉公所對面西側入口處,春季粉紅色的琉球緋寒櫻(山櫻)及白色的福爾摩沙櫻,兩種櫻花同時正盛開著,夾道盛開的整排櫻花非常美麗,紅白二色櫻花相映成趣。

DSC_0023.jpg
DSC_0024.jpg

DSC_0025.jpg
這片的山櫻花林與福爾摩沙櫻目前正綻放著,初來到這裡的遊客,幾乎都被這片紅白相間、光彩奪目的花景吸引住。

DSC_0026.jpg

DSC_0027.jpg

DSC_0028.jpg

DSC_0029.jpg

DSC_0033.jpg
迷糊步道有兩座吊橋,其中這座位在樂野村又跨越米洋溪上,因而取名「樂米吊橋」。

DSC_0036.jpg

DSC_0042.jpg

DSC_0045.jpg
過樂米吊橋後沿米洋溪下行湖底,全長大約2.3KM,竹林茂密,途中設有多處竹橋、觀景平台及涼亭,木棧道取代傳統水泥步道,沿線高底起伏但平緩好走。

DSC_0052.jpg

DSC_0053.jpg

DSC_0055.jpg

DSC_0057.jpg

DSC_0062.jpg
看過電影《臥虎藏龍》的人,一定記得周潤發在竹尖飛來飛去的英姿。李慕白利用竹子天生的柔軟和韌性,把東方武林高手決勝竹尖的那種攝人氣魄表現得淋漓盡致。這裡放眼望去就像電影裡那樣綠意盎然的竹林,連空氣中都可以聞到清新的竹香。

DSC_0064.jpg
這條步道過去是鄒族部落原民打獵的足跡,從獵徑到登山步道,然後再修築成為現在的人工步道。中途有一處涼亭,旁邊是通往茄苳巨木的路途,全程幾乎都是上坡,路的盡頭才是茄冬巨木所在地。

DSC_0069.jpg

DSC_0071.jpg
往茄冬巨木的岔路都是上坡階梯,平時少運動的遊客,可是會氣喘吁吁。

DSC_0072.jpg
迷糊步道上有「神樹」與「鬼樹」,鄒族原住民將赤榕視為「神樹」;茄苳樹則是「鬼樹」。

DSC_0073.jpg
DSC_0070.jpg
茄苳樹是鄒族人傳說中的「鬼樹」,由於鄒族傳說認為好人會上天堂,壞人死後靈魂就住在茄苳樹上,所以鄒族人不太砍伐茄苳,據說鄒族相信死後靈魂會住在高大的茄苳樹上,所以茄苳樹在鄒族部落中較不被砍伐,才使得原始森林中高大的茄苳樹才得以保留下來。

DSC_0076.jpg

DSC_0086.jpg

DSC_0090.jpg

DSC_0091.jpg
抵達米洋吊橋後就表示你已抵達迷糊步道的終點,你可以選擇走米洋吊橋離開步道,或走產業道路回到阿里山鄉公所,也可以原路折返,沿著剛剛的路再走回去。
DSC_0081.jpg
如果有時間及體力可以繼續前往福山古道,此Y字型交錯處也是福山古道的入口。

DSC_0093.jpg
剛剛從樂米吊橋過來一路都是下坡的階梯,如果往回走肯定會是一路厭世的上坡階梯,所以不想走回頭路,決定過橋走出來外面的鄉道,再接友友湖部落聯絡道回去阿里山鄉公所。

DSC_0105.jpg

DSC_0108.jpg

DSC_0110.jpg

DSC_0111.jpg

DSC_0113.jpg
春季的友友湖部落聯絡道幾乎都是種植茶葉,沿途還有幾處路段正開著櫻花。

DSC_0115.jpg
這條迷糊步道可選擇原路折返或是O型環繞,沿途漫步在竹林裡,非常涼爽,加上距離不會太長,爬升也不多,完全就是一條老少咸宜的親民步道。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cky88go 的頭像
    lucky88go

    憶起幸福的那些事兒

    lucky88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