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_0011-編輯.jpg
台灣的東北角因為終年受風浪侵蝕,海蝕地形不但多樣且豐富,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琢,造就出令人嘆為觀止的海蝕地形景觀,絕對不能錯過。而有「北台灣三角」之一的鼻頭角步道更是東北角熱門的打卡景點之一,沿途不但可以欣賞壯闊的山海景緻和奇特的海蝕地形,還能欣賞陣陣的銀白浪花。

DSC_0003.jpg
鼻頭角步道全程環線大約1.5小時可以走完,一般可以選擇從鼻頭國小或鼻頭港旁的新興宮出發繞一圈或原路來回,而這次我們選擇坡度較緩的鼻頭國小這邊當作此行的起點,新興宮為終點。

DSC_0004.jpg
從鼻頭國小圍牆外的斜坡石階步道往上爬,這段坡度又稱為「長城步道」。

DSC_0005.jpg
一望無際的海平面與背後延綿起伏的山巒相伴,鼻頭國小就因為坐擁如此的山與海,才能入列台灣最美的小學之一。

DSC_0006.jpg
從鼻頭國小這邊的小徑,還可遠眺北方三島:棉花嶼、花瓶嶼、彭佳嶼,可惜今天的海象與天氣不做媒,無緣看見這三座小島。

DSC_0011.jpg
從遠處回望鼻頭國小全景,地理環境優越且優美,也難怪逝者也喜歡這裡的地理風水。
DSC_0013.jpg
海天亭下方還可以看見鼻頭角特有的海岸景觀-海蝕平台,這裡的海蝕平台比野柳更寬廣。鼻頭角的地質以砂、頁岩層為主,因砂岩受雨水侵蝕及風化的速度較快,經年累月就形成海蝕凹壁,再因風化作用使海崖後退,最後就變成這樣的海蝕平台。
DSC_0016.jpg
身後是東北角另一處攀岩聖地龍洞灣岬,而最遠方是三貂角,這段海岸線是台灣岬灣地形最發達的海岸三貂灣,地理上以此海灣為分界,一邊是東海,一邊是太平洋。

DSC_0019.jpg

DSC_0021.jpg
沿著鼻頭角步道上行到一處交叉處,一邊是往燈塔步道,但因風化的嚴重,為了安全起見,目前只提供燈塔人員進出,已經封閉不對遊客開放。只能走另一邊往稜谷步道翻越岬角上的山稜,可登高眺望東北角海岸。

DSC_0024.jpg
聽濤園區是近期鼻頭角步道的熱門景點,隱藏在山谷之間,是令人驚豔的美景!迷彩配色上以黑、棕、土等顏色為基底,再加入了粉紅、粉綠等鮮明的顏色,整體變得明亮又吸睛,代表柔和又堅強的力量,充滿熱情、浪漫與愛的象徵。過去是海軍陸戰隊衛守基地,撤哨後閒置近20年,現是租給民間經營聽濤caf'e,目前為自由進出,沒有收取門票或設置低消。

DSC_0027.jpg
走下彩虹梯,坐在這裡可以靜靜聆聽海浪的聲音,當海浪沖擊岸邊時會聽見呼嘯的聲音,可說是大自然最佳的交響樂。

DSC_0029.jpg
離開聽濤咖啡後往稜谷步道上行,往日出亭的階梯一路向上登高,別忘了偶而回望剛剛來時路,會發現每個角度都很美的地方。

DSC_0032.jpg
日出亭的遠處是雷達站營區,目前還有駐軍並不對外開放。

DSC_0033.jpg

DSC_0034.jpg
這段日出亭到夕照亭間的「稜谷步道」位於岬角的山脊上,猶如萬里長城,依山勢而建,蜿蜒在連綿山稜線上,頗有幾分長城的氣勢。

DSC_0035.jpg

DSC_0036.jpg
鼻頭角最寬處大約一公里,縱長約二公里,中間鼻頭山海拔114公尺。這處稜谷線最高點的平台觀景台,中間有根「鼻頭角燈臺所用地」界樁,視野超遼闊能收360度的無敵海景。

 

DSC_0037.jpg

DSC_0039.jpg
下稜谷線最高點的平台往夕照亭的木棧道,走在山稜線上風很大,但景色真的無敵。

DSC_0043.jpg

DSC_0046.jpg

DSC_0048.jpg

DSC_0051.jpg
過了夕照亭往下就是鼻頭漁港的方向,從這裡眺望至陰陽海的大小瑞芳漁港,景色依然美麗。
DSC_0052.jpg
新興宮出來就是鼻頭漁港,是一處傳統的漁村社區,漁港內錯落停靠著數艘舢舨及小型漁船。
DSC_0002.jpg
鼻頭角公園旁的海濱磯石處,有不少釣客冒著浪襲的風險,持竿海釣。
DSC_0001.jpg

鼻頭角步道是東北角的美麗祕境,只有親自走過、看過,才能體會整個東北角海岸在你腳下快感。此行冬天來訪,因遇東北季風與冷氣團的干擾,實無法悠哉慢行,遠方的烏雲密布,讓人只能盡快往前行,下山半途遇到傾盆大雨,好冷好冷,下次有機會希望夏天再來訪美麗的東北角海岸之旅。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cky88go 的頭像
    lucky88go

    憶起幸福的那些事兒

    lucky88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