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220519_120801.jpg

    沙茶在台灣人的日常飲食中是再熟悉不過的醬料,特別是台式火鍋沾醬中不可或缺的調料。但實際上沙茶其實是個「舶來品」,據說它的身世與十七世紀中國閩粵人下南洋有關,中國閩粵人在南洋經商,回鄉帶回中國改良而成,因而東南亞的「沙嗲」與「沙茶」才會被認為是系出同源的兄弟食品。而東南亞的沙嗲據說是印尼爪哇島的居民從印度人的烤肉串中得到靈感,加上本地的口味習慣,以當地的食材與香料調味,慢慢發展出沙嗲這美味的食物。   
    沙嗲醬則是一種以花生為主要原料的佐醬,帶有濃濃的花生香,其滋味有甜、辣或酸。由於濃厚香氣特別對味,閩粵人回中國時就希望將它帶回潮汕地區,由於當時的大航海時代只能乘船遠行,為了保存沙嗲的新鮮,就以油炒方式延長醬料保存期限,而閩粵人對於海鮮乾貨特別擅長處裡,就在烹製過程添加了蝦米和扁魚等魚貨乾品,並加上中國喜愛的五香、果粉、薑黃與陳皮等中藥。就以此脈絡,漸漸南洋的「沙嗲」就轉化為潮汕地區的「沙茶」,與在地飲食結合,最後就有「沙茶炒牛肉」、「沙茶炒芥藍」、「沙茶滷白菜」等...的各式沙茶料理出現在中國人的飲食裡。台灣的沙茶醬據研究,也是由二戰後的中國潮汕移民帶進台灣,可分成兩種流派,一種是無花生的台式新口味,另一種是有花生的潮汕古方。台式沙茶醬味鮮香,色深,最常用於火鍋沾醬,最有名的當屬牛頭牌沙茶醬,儼然成蔚沙茶醬的代名詞。而潮汕古方醬味濃郁,色淺,因有花生成份,口感綿密並帶有沙沙感,市場上比較少見,一般都是店家秘方自己調配居多,各家配方不同,口味也就更多變化。
    相信大家的冰箱裡應該都有沙茶醬吧!
    沙茶醬獨特濃郁的香味是我從小就很偏愛的味道,相信也是每個在台灣長大的孩子童年記憶中的家常菜味道。吃火鍋我常用它當沾醬、炒菜、炒飯麵、燒烤、煮牛肉麵樣樣皆少不了這味沙茶醬來調味。煮菜中只要加上一匙,就能讓美味度立即升級。這次就利用濃郁的牛頭牌沙茶醬與口感紮實、爽脆清甜的杏鮑菇變化出一道美味家常菜「沙茶杏鮑菇」,做法、材料也非常簡單易學,將杏鮑菇熱鍋乾烙至表面出水微焦,放入薑末、蒜末、胡椒粉、蔥段拌炒,再倒入沙茶、米酒、蠔油、醬油、水燜煮入味收汁,最後放入幾片紅辣椒點綴就可以起鍋。
    這道「沙茶杏鮑菇」,是很下飯的一盤菜,當便當菜也很適合。杏鮑菇又是屬於常見的食材,也是很有營養的食材,它的菇質鮮嫩還很肥厚,偶爾換一種新吃法,加入沙茶醬搭配,炒一炒,味道鮮美,好吃到舔手指,別錯過嗨。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cky88go 的頭像
    lucky88go

    憶起幸福的那些事兒

    lucky88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